2025 年 6 月 12 日亚冠八强赛成为亚洲篮球的黑色时刻:广厦内线许钟豪在防守黎巴嫩球星阿拉基时,用一记教科书般的 “铁山靠” 动作直接撞碎对手右肩,导致这位 “亚洲第一后卫” 赛季报销并缺席亚洲杯。这已是许钟豪职业生涯第 18 次严重伤人事件,其 “CBA 第一恶汉” 的标签再次引发国际舆论风暴。
比赛第三节末段,阿拉基持球突破时遭遇许钟豪的强硬防守。后者双脚钉地未移动,但上半身突然发力,用肩部顶向阿拉基胸口,导致其右肩当场脱臼并伴随韧带撕裂。慢镜头显示,许钟豪的动作完全违反 FIBA 规则中 “避免过度接触” 的防守原则,国际裁判专家汪梅指出:“这种发力方式等同于用身体当武器,在任何联赛都应被吹罚违体犯规”。
阿拉基被担架抬离时,右肩已完全失去活动能力。赛后 MRI 检查显示,其肩锁关节 Ⅲ 级损伤需立即手术,预计恢复期长达 3-6 个月,直接无缘 8 月亚洲杯。这位黎巴嫩核心本赛季亚冠场均贡献 28.5 分,是亚洲杯 MVP 热门人选,他的缺席将使黎巴嫩男篮实力锐减 50%。
二、恶汉养成:11 次禁赛 45 万罚款的 “黑历史”
许钟豪的伤人记录可追溯至 2015 年肘击翟晓川,11 次禁赛、45 万元罚款的纪录冠绝 CBA。2022 年他拉拽李添荣致其头部重伤,被停赛 6 场罚款 20 万;2023 年蹬踏特林布尔被取消比赛资格;2025 年 3 月肘击张宁面部引发球迷围堵大巴。其防守动作被外媒形容为 “精密伤害机器”,专挑规则边缘制造接触。
此次亚冠事件中,当值裁判仅判普通犯规,广厦俱乐部声明称这是 “正常篮球对抗”。但国际篮联新赛季规则已明确将此类顶肩动作列为 “危险动作”,亚篮联正面临黎巴嫩篮协的申诉压力。
阿拉基的重伤直接影响亚洲杯格局。作为黎巴嫩队战术核心,他缺席后球队晋级四强概率从 67% 暴跌至 23%。中国男篮则意外受益,原本小组赛的劲敌实力大减,夺冠概率从 18% 升至 27%。
这起事件暴露 CBA 防守文化的深层问题。过去五年,CBA 球员在国际赛事中因危险动作导致对手重伤的案例多达 9 起,远超亚洲其他联赛。《Basketball Focus》尖锐批评:“当裁判纵容这类动作时,CBA 正在培养‘伤人专家’而非运动员”。
许钟豪赛后轻描淡写表示 “只是防守动作”,并坦言因无社交媒体而 “看不到外界评论”。这种态度激怒了国际篮坛,黎巴嫩媒体《Al-Akhbar》称其 “用暴力摧毁了篮球精神”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广厦教练组将许钟豪定位为 “防守定海神针”,暗示其动作是战术需要。
此次事件再次引发对 “强硬防守” 与 “故意伤害” 的讨论。FIBA 医疗委员会主席马库斯・霍夫曼指出:“篮球对抗的目的是阻止得分,而非制造伤残。当球员习惯性使用危险动作时,联赛必须承担监管责任”。
许钟豪的铁山靠不仅撞碎了阿拉基的赛季,更撞破了 CBA 在国际篮坛的颜面。当一名球员的 “价值” 建立在对手的痛苦之上,这样的胜利注定沾满污点。CBA 若想真正成为亚洲顶级联赛,必须在竞技成绩与体育道德间找到平衡点 —— 毕竟,篮球不该是 “以伤换胜” 的零和游戏。